内家武功的关键因素:实质、层次、发力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一)内家功夫的实质
中国的拳种较多,很多拳种都弱化为套路训练为主,以表演作为目标。实战也被说手、推手、等代替,也变成了一种演练的方式。套路在以前,是作为一种便于习练、记忆的模式推出的。真正有实战经验的习武者都知道:真正出功夫的,不是套路,而是单式。
筋长力大,练筋很难、很苦、很累。大筋的韧性很大,要借助人体关节的拧转,将大筋撑起来,目的是通过数以千计的拉伸,使大筋原有的崩弹的特性展露出来。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一旦大筋撑开了,利用大筋的崩弹之力,练拳不再枯燥无味,每一下都有点像在玩弹弓。
盘练之初,往往以拔胯,开胯为主,因为胯是人体中节的中节。胯跟脊柱称之为龙虎之劲,这两把劲力,在内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内家拳发劲的核心部位。知道这一点、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一开始要将胯盘开。
其具体练法就好比用面粉加水,揉面条一般,开始面粉加少量水以后比较硬,通过不断的揉搓,慢慢将其盘软,这其实也是相当于练拳时的一个进化或进步的过程。
这种自然过渡,是筋骨盘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现象。一些初学者,在拔胯之初,会表现得非常硬,然后运动会慢慢变得有弹性,接着,出现了嘭嘭的声音,开始变得很有力道,再往后,就会感觉动作非常轻灵,但却能打出非常强悍的劲力,这就是一个演变或质变的过程。
当我们完成了几个单一关节的盘练以后,便进入了初步组装的过程。这就像造汽车,从造一个个零件开始的,我们的每一个关节,就相当于汽车的一个零件,然后进入初步的组装阶段。这时候,我们会盘练一些具体的动作。比如摇闪把,双把等,将胯劲,肩劲,脊柱劲,等等多种关节劲力加进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形成整体劲力。
当单式动作可以打得炉火纯青时,又将进入另外一番天地,抖弹之间,可以连续打出两组以上的动作,七八个劲力攻击点。
男人,从小都有一种武侠情节,都希望自己有一身惊世骇俗的功夫,可以独闯江湖,扬名天下。长大后,这一切变成了一个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广大的武友朋友们,为了圆了心中的梦想,在不断摸索着。
功夫是什么,功夫是时间,是汗水,是正确的引导方法下的一种勤学苦练!看着在摸索中艰难前进的武友们,我觉得我有义务将功夫的真谛告知大家,让大家在功夫求学的路上,少一些弯路!
功夫再神奇,也离不开自己的身体。人身体的结构,跟动物一样,由筋骨,关节,内脏组成,所以想练成功夫,只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就可以了!传统功夫,一般分为内家和外家,所谓内家,就是以意驭气,以气使力,以力驻功。其实呢,外家功夫何偿不是如此,把一块大石头搬离地面,这些就全有了,又何来内家外家之分呢!
决定功夫高低的主要因素,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筋骨,关节,内脏这些实质性的东西。太极,形意,八卦是传统拳的杰出代表,他们练功的第一步,都讲撑筋拔骨,筋是什么,不是指血管,韧带,而是指肌肉两头连接的弹性组织,我们小时候玩的弹弓上面的牛筋,比如皮筋。骨是什么呢,骨即是骨头。
“撑筋拔骨”有人要问,骨头还能拔吗?拔了不就断了吗?其实,不用把骨头断开,所谓拔骨,即是将骨头与骨头的连接处,拔开一定的缝隙,利用大筋有弹性的物质,构成了一张无形的弓。拳论中提到的,“身备五张弓”,就是指两臂,两腿,加一个身弓,组成的五张弓。因为关节缝隙的拉伸,使得大筋得以撑开,产生弹劲。其中脊柱的一张弓,显得犹为重要。
很多拳术大家都说,初生婴儿,所使之力,即是整体劲。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初生婴儿,在母体内,是蜷缩着的,出生后,慢慢长大,由爬行变成了直立行走,由于地球引力的关系,原本如弓般的脊柱,也为了适合地球的引力,变成了S形。也就失去了爬行婴儿的脊柱大弓发力的那个环节。所以我们在日常训练中,会收尾闾,顶命门,含胸拔胸,将身体拉成一张弓,以便于发出整体劲。
最后,再讲一讲内脏。大家肯定想,内脏是多么脆弱的组织呀,怎么可以发劲呢?其实,内脏是不能够主动发劲的,但是,内脏与内脏之间,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肌理组织,起到固定内脏的作用,这些组织,练得足够强大,是可以主动带动内脏运动的。打比方,人的胸廓就像一个气缸,内脏就像活塞,活塞在气缸内部是上下运动的,可以辅助人体产生向上和向下的劲力,称之为起落劲。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大体明白内家武功实质或根本所在了!希望对广大武友有帮助,可以让你们更快掌握练功目的、环节、更好的进步!
(二)内家拳修炼的层次
大家都知道内家拳修炼的层次,本质上就是锻炼筋骨的层次。就是所谓“筋”其实就是骨头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组合,包括韧带、骨膜、关节之间的软组织和各种液体或是能量输送的管道的集合,但不包括肌肉。
“筋”有二种特性,第一种是韧性,有拉力,在两根骨头向外支撑时会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可以使我们的骨格在重力的作用下互相牵引、拉住、绑定,让人体的筋和骨形成一个架子,这也就是我们把拳称为架子的理由,练习心意拳、太极拳等所以也叫做“盘架子”。第二种是弹性,可以通过伸缩产生弹力,而这种弹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劲”,“劲”是中国武功中力量的特有表现方式。
我们通过练习筋骨的强大来达到人体骨架的强大和“劲”的强大,从而达到练成上乘武功的目的。
那怎么来练习筋骨?
首先要明白人体的阴阳,腹为阴,背为阳,大腿和手臂内侧为阴,外侧为阳,阴为凹,阳为凸。利用地球引力和身体自身的重量,让阴面尽量内凹,让阳面尽量外凸,放松肌内不用力,利用筋的韧性来拉住骨胳,由没法拉到有办法拉,再到拉得住,最后是既拉得住又弹得起,其过程漫长而有艰辛,其中又有很多弯路要走,这现就是太极等内家拳练者甚众而成者不多的根本原因。
下面先简单说一下过程,首先从胯开始,胯在练拳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拳中的开胯其实要开的是下面几个地方:一是腰胝关节,二是胝骼关节,三是髋关节;然后向下引伸到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练习都是增强下盘的架子的稳定性的。再者向上就达5节腰椎,椎间关节被练到的感觉会是象眼镜蛇立起来的感觉,然后是达到胸椎,当然也会有立起来的感觉,但是胸椎会有肋骨、胸骨、肩胛骨等各种复杂关节的牵制,练习中要好好体会并且练习时间非常缓慢,到达胸椎以后就会通过腋下向两边延伸,一直会到肘关节、腕关节,直到指尖,胸椎向上就是练习7节颈椎了,等到颈椎练成就会有虚灵顶劲的感觉了。至此,如太极等内家拳的架子初步成形,换劲结束,下有开胯裹裆,中有收腹塌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上有虚灵顶劲,达到“由著熟而渐悟懂劲”阶段,内家武功方为入门。
练习过程中会有各种的酸胀难忍,筋会反复被拉长,然后生长,骨头也会生长,骨密度会增加,最后长成内家武功所需要的结构,年轻人的筋骨会生长得快一些,年长的会生长得慢一些,这也就是少年容易出功夫的原因,但是生长过程会无不例外地产生一种现象,那就是睡觉,所以真正的撑筋拔骨练到位以后就是需要大量的睡眠来补充。
(三)发力,
为了便于叙述,先以意拳(大成拳)的发力为例来说明内家拳的发力要领。
凌厉的发力是意拳(大成拳)习练者孜孜追求的境界。也是所有武术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技能。
意拳发力须具备三个条件:
自身须处于一种整体的弹性状态。
在触手可及的任何位置和方向上都有攻击力。它是一种多维、多角度、多方向的“立体”爆炸力。
需有精神假借,假借宇宙万物。假借要真切,才有效果。周边的空气、大地、树木、楼宇皆是球,能为我所用,让它产生弹力和振动。
而达到一种整体的弹性状态,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1、内部连通,做到意到、气到、力到。
身体的任何一部分,皆可参与发力。任何关节、肌肉、肌腱、毛发皆可发力。
2、借助体重倚靠、地球引力产生的摩擦和振动。
3、身体折叠,脊柱的拉伸、争拧、摩擦,关节的三角曲折、对称伸拉,形成身体的整体弹簧力。
所谓的挂打、分打、牵打皆为手法,不是意拳精髓。意拳发力的精髓即是无任何处不可发力,即所谓“无点不弹簧”。
一般的拳法只有几处能打人,即拳、肘、腿、膝。至明末清初以降,形意、八卦兴起。始有“七拳”之说,即:拳打、肘打、肩打、胯打、腿打、膝打、步打。然仍失之于粗放。而意拳对此前的拳学是一个颠覆性的升华。其所有不可打处皆为可打。所谓“出手不见手,浑身处处有”。
意拳的另一个特点,即是任何一点可打,亦可放。这是它独特的训练方法决定的,强调身手、力度、火候的把握。劲力可通过试力完成,既有个人试力,也有双人试力,即推手、散手。
意拳的发力原理是圆圈运动或圆弧运动。其实更确切地说是螺旋运动,形成多向的螺旋型“一触即发”。
意拳发力的状态是在圆弧的运动中,突然出现一个脉冲,瞬间完成,时间越快越好。它是交叉、多角度、多方向的。这时对手会感到压迫感、笼罩感,如同被电击一般,甚至未接触就出去了。
意拳是这样,其他拳种何尝不是如此呢?已无需赘述了。
习武的你,还在盘珠串把件么?
是时候盘玩我们习武之人自己的宝贝了!
六川武备 小叶紫檀武术防身酷棍正式开售!
目前全世界木质酷棍中 材质最好,工艺最精美,没有之一!
习武之人随身盘玩,值得收藏的防身佳品!
每一根都精选小叶紫檀二膘老料,好于你平日盘玩的绝大部分小叶紫檀珠串跟把件!
购买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六川】服务号,在底栏菜单进入【六川商城】购买
你 也可以是一个侠者!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